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老包头正月节日渊源与传说

老包头正月节日渊源与传说

关键词:包头文化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包头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19900521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204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一年十二个月,哪个月的节日最多呢?不用掰着指头算,每个人都能说出来——正月呗!是的,正月是节日最多的月份。因为正月是大年时期,所以人们把正月里的节日称作“年中节”。
       老包头的的形成缘于走西口,来自晋陕冀等地的移民把各自家乡的风俗带到了包头,经过多年的融合,形成了包头的年节风俗。这些年中节包括三十的大年(除夕)、正月初二(初五)接财神、初五破五(也说接财神)、初七人日(也有说是火神爷的生日)、初八走百病、初十(内地是十七)老鼠嫁女、十五元宵节、二十天穿节、二十五填仓节等。
       本文介绍其中在老包头比较有特点的几个年中节的渊源与传说。
破五
       在我们包头,每到正月初五的早上,鞭炮声就会重新响起来,人们都知道,今天是破五。
老包头在破五这天早上,要把炕周围和地上的灰尘打扫起来送到路口,叫做“送穷”。也有人说这天是接财神的日子,要吃饺子。而初五的饺子必须煮破,但不能说“破”字,要说“挣”了,寓意“挣钱”的意思。
关于破五,还有一个传说故事。说的是,弥勒佛奉玉皇大帝的旨意,来到人间管理百姓的衣食住行。这弥勒佛来到人间后,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,吃的好,穿的好,不干活。大年三十,人们请神的时候,把脏神给忘了。这味脏神是姜子牙的老婆,专门管理茅房、粪土等。人们不请她,她气不过,便找弥勒佛闹事。弥勒佛满脸堆笑,就是不搭腔。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,七窍生烟。眼看事情要闹大了,弥勒佛才开口说:“这样吧!今天是初五,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,包一次饺子,破费一次吧!”“破五”就是这么来的。
       过去讲究,过了初五,妇女们才可以动针线的。
人日祈寿
       老包头人过的“人日”,其实是个流行全国各地的传统风俗节日,也叫“人生节”、“人胜节”、“七元日”,时间在正月初七。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?
       相传,伏羲、女娲兄妹俩开天辟地之时,即为元正,于是初一造鸡司晨,初二造犬看门,初三初四造猪造羊供食,初五初六造牛马犁田拉车,初七造人主宰六畜,于是初七这天便成了整个人类的“生日”。
       “人日”的历史悠久,历经秦汉、唐宋、明清历朝历代,各朝各代又有不同的讲究,明清以来风俗尤见仪态纷呈,比如取七种蔬菜或七种水果做七宝羹,吃线面祈寿等。
       苏东坡诗句“七种共挑人日菜,千枝先剪上元灯”就是“人日”风俗的写实。还有的让小孩晒太阳直到出汗,说是有宜生长。据说女娲捏泥造人,放在太阳下晒,忽然天上下起雨来,急得她赶忙用扫帚把这些泥人扫进旮旯,所以小孩身上含有泥水,得在这天曝晒。
初八“走百病”
       初八是老包头“走百病”的日子。就是说,在这一天,老包头的许多人开始走出家门,上街去“百病”。
       这也是一个古老的习俗。明朝刘侗、于奕正写的《帝京景物略•春场》里就有相关的记述:正月“八日至十八日……妇女着白綾衫,队而宵行,谓无腰腿诸疾,曰走桥。”明朝周用《走百病行》:“都城灯市春头盛,大家小家同节令。姨姨老老领小姑,撺掇梳妆走百病。”这在小说《金瓶梅》里也有详细的描写。第二十四回写宋惠莲“出来跟众人走百病儿,月光之下,恍若仙娥”。
       现在这一习俗在我国的许多地区仍然存在,只是更多的是在正月十五十六进行。
老鼠嫁女
       正月初十的“老鼠嫁女”日,虽然不是什么大的节日,确很特别。在老包头,也基本是家家必过的。那么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?
       民间传说,玉皇大帝要给十二种禽兽排次第,派猫去通知其他十一种,这中间没有老鼠。可是老鼠偷听了猫对牛的传话,就来了个捷足先登,提前赶赴天庭报到。糊涂的玉帝不辨真伪,将它排在了第一位。等牛来到时,只能名列第二了。等猫给其他禽兽一一传话完毕,来到天庭时,十二个座位已经排完,它倒没份了。你说它能不生气吗?
       占据十二生肖之首的老鼠,这时别提有多神气了。从此它噬物偷食,作恶多端,谁也拿它没办法。倒是猫,因为天庭排位一事,与老鼠结下了怨,见了它就咬。这样,凡有猫的地方,就没有老鼠的位置,老鼠只能躲在洞里,不敢吭声。
       老鼠想,总窝在洞里也不行啊。于是它们商量把最漂亮的女儿嫁给猫咪,从此结成亲家,于是请黄鼠狼做媒。猫得知老鼠要把女儿送上门来,别提多高兴了,于是满口答应。老鼠也高兴啊,和猫结亲,今后尽可大摇大摆的风光了。
       于是择定吉日,偷了一只小孩的虎头鞋充花轿,扛旗打伞,鼓乐齐奏,排着队伍把鼠女送到猫窝里了。结果呢,就像童谣所唱的:“老鼠嫁女,嫁到哪里?嫁到猫公的肚子里!”
这门稀奇的婚事和古怪结局,后来演变为一种流行各地的“老鼠嫁女”风俗,但所谓的“吉日”却不同。如苏南是“正月初一,老鼠嫁女”;华北是“十七十八,耗子成家”;湖南则是二月初四;老包头则是正月初十。
       这天晚上,家家户户在墙角旮旯点上蜡烛或者麻油灯,烧上香,把芝麻糖、爆米花等吃食放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,为老鼠布置一个亮堂堂的有好吃的嫁女场面,大多数人家还要包饺子、蒸莜面。
其实,这是古人既恨老鼠又怕老鼠的心态写照,一个“嫁”字,包含着送出门的意思。过去,市场上还有卖老鼠嫁女年画的,现在则几乎见不到了,古籍天津杨柳青还应该有吧?
填仓节与仓官
       正月二十五是填仓节,因“填”与“天”谐音,亦称为“天仓节”,民间有老天仓和小天仓之分。正月二十为小天仓,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,这是民间的传统节日,在老包头也非常盛行。所谓填仓,意思是填满谷仓。这一天黎明,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,用筛过的炊灰,撒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,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杂粮,象征五谷丰登。
       关于填仓节的来历,有这样一个传说。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,我国北方遇到连年旱灾,赤地千里,颗粒无收。可是,皇家不管黎民百姓的死活,照样征收皇粮,弄的民间怨声载道。看守官家粮仓的仓官,目睹这一惨景,于心不忍,便毅然打开皇仓,救济灾民。他知道,这样做是触犯了王法,皇帝绝不会饶恕他。于是,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以后,就一把火把皇仓烧了,连同他自己也活活烧死。这一天正好是农历正月二十五,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放粮救灾民的无名氏仓官,每到这一天,就用细炊灰在院内外打囤填仓,以示对仓官的怀念,也祈盼新年有好收成。这样,填仓节的习俗就世代流传下来了。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